南京奧林匹克博物館
顧拜旦手稿修復、脫酸及仿真復制項目
通過專家驗收
第33屆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簡稱“巴黎奧運會”)將于7月26日至8月11日在法國首都巴黎舉辦。巴黎是“現(xiàn)代奧林匹克之父”顧拜旦的家鄉(xiāng),曾在1900年和1924年兩次舉辦奧運會,本屆奧運會是巴黎第三次舉辦奧運會。
在四年一度的國際體育盛會來臨之際,6月26日,山東邁越文??萍加邢薰窘M織召開《南京奧林匹克博物館顧拜旦手稿修復、脫酸及仿真技術服務項目》驗收會,會議在南京奧林匹克博物館會議室舉行。
金陵科技學院文獻保護研究所、南京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專業(yè)學院、齊魯工業(yè)大學(山東省科學院)專家出席會議。
山東邁越文??萍加邢薰緦υ擁椖康膶嵤?,即保護修復的基本原則、技術流程、操作步驟等方面作了詳細匯報。
與會專家聽取了項目實施匯報后,審閱了項目結項報告和修復檔案,查看保護修復后的文獻手稿,進行了詳細的質詢和討論認為:該項目符合最小干預、可逆性、修舊如舊的修復原則,修復方法合理,修復結果達到預期。項目實施過程中對文獻本體病害情況進行了全面的分析檢測,對文物保護與修復使用的材料選擇得當,應用無水脫酸技術有效避免了水性脫酸技術存在的手稿字跡材料藍色鋼筆字跡遇水洇化風險,保護修復效果良好,與會專家一致同意通過結項驗收。
皮埃爾·德·顧拜旦,是法國著名教育家、國際體育活動家、教育學家和歷史學家、現(xiàn)代奧林匹克運動的發(fā)起人。1896年至1925年,曾任國際奧林匹克委員會主席,被譽為“現(xiàn)代奧林匹克之父”。吳云副館長介紹,本項目修復的珍貴文物顧拜旦手稿形成于1900年,是顧拜旦先生游歷世界各國時,將所見所聞親筆記錄,其中有關于中國部分倪為珍貴。
針對手稿載體機制紙酸化嚴重,同時藍色鋼筆字跡不耐水的特點,本次采用無水脫酸技術,于紙張背面手工噴霧脫酸,脫酸后pH值升高到7.0-8.5之間,脫酸前后紙張無褶皺,白度、色度無變化,字跡無影響。
此次會議,專家對項目工作給予肯定的同時就紙質文獻后續(xù)預防性保護措施等方面提出了許多建設性的意見和建議。吳云副館長表示,在今后的工作中,將按照專家提出的意見和建議,加強規(guī)范化管理,改善提升文獻的保存環(huán)境,更好地展示其歷史、藝術、科學價值,弘揚奧林匹克精神。
南京奧林匹克博物館執(zhí)行副館長吳云、典藏部主任付敬東、山東邁越文保科技有限公司執(zhí)行董事楊已品參加本次驗收會。
1900年是第二屆奧運會,傳言清光緒帝收到邀請卻不知奧運何物。同年,清朝正遭受八國聯(lián)軍摧殘,亦無暇顧及參加奧運會。1932年,為阻止偽滿政府代表中國參加奧運,南京國民政府派出劉長春和他的教練以及4位留學生組成了6人奧運代表團參加第十屆美國洛杉磯奧運會。電影《一個人的奧運會》講述了中國第1位參加奧運會的運動員劉長春的故事。2008年,第29屆奧運會在北京舉行,中國代表團以51枚金牌居金牌榜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