紙張因酸化導致的逐漸損毀是一個世界性問題。由于造紙工藝和長期存放的原因,紙質文獻的紙張普遍存在酸化情況,逐漸發(fā)黃、發(fā)脆直至損毀。

圖 去酸室示意圖
通過脫酸技術處理,可延長紙張壽命,達到紙質文獻長期保存的目的,實現(xiàn)珍貴文化遺產的保護和傳承。
去酸室是檔案館保護技術用房的組成部分之一,檔案館建設去酸室,配備紙張檢測、紙張脫酸相關的工具、儀器、設備和材料,可以開展館藏酸化檔案的脫酸保護工作。

圖 專業(yè)人員正在測酸
去酸室是檔案館保護技術用房的組成部分之一。由國家檔案局編制的,建設部和發(fā)改委批準頒布的建標103-2008《檔案館建設標準》第十五條規(guī)定“檔案業(yè)務和技術用房由中心控制室、接收檔案用房、整理編目用房、保護技術用房等組成”,其中“保護技術用房由去酸室、理化實驗室、檔案有害生物防治室等組成”。
檔案館建設去酸室,配備紙張檢測、紙張脫酸相關的工具、儀器、設備和材料,可以開展館藏酸化檔案的脫酸保護工作。圖書館、博物館亦可以建設專門的去酸室。
可通過對紙張白度、機械強度的檢測分析評估紙張酸化情況;通過pH值測量儀器,對紙張pH值做定性或精確定量檢測;通過抽樣調查、統(tǒng)計的方法,評估館藏紙張檔案酸化的整體情況;使用脫酸液,采用手工噴霧的方式,對重點檔案、古籍進行脫酸;將報紙、地契、地圖、字畫等不規(guī)則尺寸,大幅面的紙張放置在脫酸工作臺上進行手工的噴霧脫酸;使用噴霧脫酸機或浸泡脫酸機,對整本整卷的檔案、古籍、圖書進行批量的脫酸。